为了让大家在备赛期间更好的提升经验分享,队友之间各展所长,完美呈现参赛作品。今日组委会邀请到了2024年MathorCup数学应用挑战赛一等奖的获得队伍,来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三位同学,分享他们的参赛经验。
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合理的分工是团队高效运作的关键。我们团队的分工模式为两人负责建模与代码实现,一人专注于论文撰写。建模手肩负着探索与尝试多种模型的重任,需广泛参考文献中的经典模型,力求在众多可能性中筛选出最适合题目要求的模型,并确保模型的先进性与创新性。与此同时,论文手则需要对模型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深入梳理,运用结构化的语言将其清晰地呈现出来。这种分工模式并非固定不变,团队成员之间始终保持灵活互补的合作姿态,拒绝拖延症的侵蚀。当突发问题来袭时,我们能够迅速响应,凭借默契的配合与高效的沟通,快速找到解决方案,推动竞赛进度稳步前行。
MathorCup数学应用挑战赛在我校被纳入保研加分赛事,这让我们对此次比赛高度重视,提前几周便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准备工作。我们广泛收集了往年的赛题与优秀论文,逐字逐句地研读,深入剖析其中的模型构建思路与解题策略,并尝试对模型及绘图进行复现。这一过程不仅帮助我们熟悉了竞赛的题型与要求,还让我们对各类模型的应用场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我们还提前在电脑上安装了Origin、SPSS、iSlide等可能用到的软件和插件,确保在比赛过程中能够随时调用所需工具,为竞赛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题目发布后,我们遵循“快速筛选+深度讨论”的原则,迅速展开选题工作。首先,每位成员独立浏览题目,标记出关键信息,初步判断题目的难易程度与可行性。随后,我们集中讨论,从数据复杂度、模型适配性及时间成本等多个维度对每道题进行深入评估。经过激烈的讨论与权衡,我们最终选择了思路相对清晰且团队成员有相关项目经验的图像处理题。
选题完成后,我们立即着手规划时间,明确每天的任务进度。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在第二天上午之前完成第一问的建模工作。为了确保论文撰写有足够的时间,建模手在工作过程中会尽可能提高效率,而论文手也不再是被动等待,而是提前开始撰写问题背景、问题分析等部分。这种并行推进的工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团队的整体效率,为竞赛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论文撰写:精心雕琢,完美呈现
论文是数学建模竞赛成果的核心载体,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团队的最终成绩。从竞赛的第一天起,我们便同步推进建模与写作工作。在撰写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问题分析→模型的建立→模型求解→模型检验→评估与展望”的总体框架进行分段撰写,确保论文的逻辑连贯、条理清晰。为了使论文更具说服力与可读性,尽可能多地运用可视化方法展现算法与结果。
在配图方面,选择丰富多样的配图类型,并参考高水平期刊的配色方案,让文章在视觉上更加赏心悦目。在排版环节,我们选择了LaTeX,这一专业排版工具大大减少了排版工作量。在全部内容完成后,仅需进行微调,即可呈现出一份格式规范、美观大方的论文。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报名:
或复制下方链接进行报名:
https://www.saikr.com/vse/mathorcup/2025?ces=Public
MathorCup数学应用挑战赛(原名: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是由国家一级学会——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主办的全国性竞赛,旨在促进产教融合,增强学科交叉,拓展参赛者的跨学科视野,提升参赛者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本竞赛迄今已举办了14届,近年来每届有上万支队伍参赛,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竞赛。许多省市、高等院校和用人单位已将本竞赛的成绩作为考评和选拔人才的重要参考。
大赛面向中国及境外在校学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与高校教师,具体要求如下:
(1)可以自由组队参赛,每个参赛队伍人数可为1–3人,每支队伍最多3名学生,允许跨年级、跨专业组队,但不允许跨校组队。
(2)教师参赛队必须以1名本校教师作为队长报名,另2名队员可以是本校教师或学生。
(3)参赛组别的确定依据是团队成员中的最高在读学历。
(4)每支队伍允许最多有一名指导老师,指导老师须为全职高校教师,队伍也可以没有指导老师。
本届竞赛实行赛区赛、国赛两级赛制;
赛区奖奖项:(本赛区总队数占比)
赛区一等奖(约10%)
赛区二等奖(约15%)
赛区三等奖(约25%)
成功参赛奖(若干):成功提交论文的队伍即可获得。
全国一等奖(约20%)
全国二等奖(约30%)
全国三等奖(约50%)
以上奖项均有电子版+纸质版获奖证书,且都加盖“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公章。
1.赛后研究基金
支持4个团队,获得“MathorCup”奖杯的队伍可优先申请赛后研究基金资助;获得全国一等奖的队伍也可申请赛后研究基金,经组委会审批后获得资助。资助强度为每队2万元人民币。获得资助的队伍需按照组委会的要求围绕赛题进行后续研究,将竞赛成果整理成论文发表或申请国家专利授权。
2.杉数运筹优化应用基金奖
入围资格:
1、获得2025年MathorCup挑战赛全国奖项;
2、应用国产求解器COPT的运筹优化杰出方案;
3、展现出创新的建模技巧和求解方法;
满足以上条件的一等奖获得者,均有资格申请入围【杉数运筹优化应用基金奖】,经杉数科技公司评审后,卓越奖一队:奖金5000元/队;优秀奖二队:奖金2500元/队;
3.Gurobi创新应用奖
评奖标准:
1、 获得MathorCup数学应用挑战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2、在解题过程中使用Gurobi承担重要核心功能;
3、展现出将创新思路用成熟求解器落地的综合能力;
4、展现出创新的建模技巧和求解方法。
奖金额度:
第一名5000元人民币
第二名2500元人民币
第三名2500元人民币
4.玻色量子计算应用奖:
评奖标准:
1. 获得2025年MathorCup挑战赛全国一等奖;
2. 运用适用于量子计算的QUBO的建模思路;
3. 展现出创新的建模技巧,模型中尽可能少的约束条件。
满足以上条件的全国一等奖获得者,均有资格申请入围【玻色量子计算应用奖】,经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评审后,卓越奖一队,奖金10000元/队;优秀奖二队,奖金5000元/队。
全国一等奖队伍中,每道赛题评出一支队伍,颁发“MathorCup”奖杯。
组委会为所有报名选手提供竞赛专属免费课程,共23节,特邀高校优秀数模老师主讲。报名成功后专属课程将自动关联报名账号!
组委会将于比赛开始前邀请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老师,为大家举办线上公开讲座,详细地介绍比赛的准备技巧以及比赛需要的建模知识,具体时间将在开课前通知。
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 2025年4月17日
竞赛时间:
2025年4月18日 8:00 至 4月22日 9:00
参赛群6:157024890
组委会官方QQ:2135234783
联系电话&微信:18210922591(郭老师)
竞赛邮箱:mathorcup@mathor.com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竞赛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