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位保研er都能感觉到,论文在保研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保研申请时需要有论文的加分;在联系导师时要对导师的研究方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完成毕业论文时,老师会要求你先去读一些论文,再选定研究方向;在保研成功、正式读研后,导师和师兄师姐也会告诉你多读一些论文......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机械性的去读了,但是一篇少则十来页,多则五六十页的论文,花了好几天,费了好大功夫,读完却感觉和没读一样,不知道你有没有和学姐一样有这样的感觉?
其实,是因为你还没弄懂,我们究竟是为什么要读论文,我们又应该报以什么样的心态和目的去读论文呢?
01
为什么我们要读论文?
YINGJIABAOYAN
从长期来看,阅读论文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学习惯性、知识敏感性,也能提升我们基本的专业素养。从功利性的备考角度来讲,论文是保研过程中四大题源的补充,可以帮助我们洞察考试方向,积累相关答题素材,当然,如果你要准备发表论文的话,论文是一定要看的!!
我们此前多次强调,课本知识、学界热点、业界热点、社会热点。课本知识主要是参考书及其延伸知识,学界热点主要是最近几年学界正在研究的前沿话题,业界热点为传媒行业所出现的新动向,社会热点为近年来社会所关心的现象。
培养学习惯性、拓宽专业视野
1
无论是考研还是保研,论文都是极为重要的。在考研过程中,我们很容易陷入参考书而不自知,每天沉浸在参考书圈定的知识范围内,极易画地为牢。在保研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去多读一些论文,一方面有利于开拓我们的视野,另一方面保研去如果需要发表论文的话也需要多去看一些论文,寻找灵感。
现在的考试命题越来越灵活、思辨性越来越强,仅仅靠参考书是不够的。当然,前期我们必须学好参考书,打好基础。但是盯住参考书的同时,也需要保持一种知识敏感性,通过阅读论文拓宽专业视野。
补充课本知识,编织知识网络
22
参考书并不代表知识的全部,一方面,限于参考书自身的容量,很多知识没有被编写进去,另一方面,参考书为了自成体系,往往有一些知识缺少必要的拓展。
把握学界热点、了解前沿动向
33
在参加夏令营之前,建议把相关老师的论文去看一下,因为导师的论文则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当下业界的新动向,这也是考试的重中之重。
练习答题思维、积累答题语料
44
在期刊论文中,我们可以学习它的结构。小标题、逻辑、语言、课本中的理论如何用于分析问题、平时积累的案例如何用于写作等等。保持一定的阅读量,学会积累,答题层次也自然会提升。与此同时,论文还会给我们提供一些更加深刻、新颖的洞察,让我们对课本知识保持一种思辨的理性。
助力面试考核
55
在面试时,老师也更会关注个人简历上的科研经历,可能会对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法、结果等方面进行提问。老师想从这些内容当中了解到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潜力,有怎样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时候平时读的论文就能发挥作用了。
02
你需要了解的论文方向
YINGJIABAOYAN
了解期刊分级
1
一般导师选择的文章都是顶级期刊。可能你在本科阶段听说过什么SCI,SSCI,CSSCI,核心,北大核心,南大核心等等,但是具体区别你可能不清楚。
在国外,还有一些专业的期刊划分标准,比如ABS,到了研究生阶段,你可能更常听到的就是ABS三星,四星,四星+之类的。
因此提前阅读高水平顶级期刊的文献,首先可以让你构筑一个比较完整的期刊等级体系,知道你所研究的领域真正顶级的期刊大约有哪些,自己以后又可以投哪些,这些期刊又比较偏好哪种类型的文章,是做实证的还是做准则研究的等等。
从这一点来说,通过阅读顶级期刊构筑期刊等级体系,可能直接影响你未来投刊的水平与方向。
找到未来自己所要研究的方向
22
对于大多数研究生来说,在小论文的选题上虽然有一定自主性,但是大概率还是由导师或者课题组决定,一般是直接与课题组做的项目进行挂钩,辅之以学生的专业进行最终研究焦点的确定。
很多导师一开始要求学生看的高水平文献一般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导师本人目前所专注一些领域的顶级期刊的文章;二是课题组之前优秀研究生曾发表的高水平期刊。
无论是来自哪种,这些文章往往都与导师当前的研究方向和焦点非常契合,尤其是师兄师姐曾经做过的一些领域往往也是你以后可能也可以涉及的一些领域。
据此,我们就可以提前缩小选题范围,在导师专注的方向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小选题”。
提前打好研究所需的理论基础
33
小通的老师曾说过,“对于现在的研究生来说,做实证论文用stata分析数据都很容易,反而是假设、推导和提出结论的过程非常空洞。”
确实如此,到研究生阶段,谁还不会个简单的数据分析,谁还不会个简单的建模呢?反而是理论基础和本科相比没什么长进,往往空洞匮乏,对相关理论与定理知之甚少。
提前阅读各种文献可以更多的关注在该研究领域常用的基础理论与假设,而顶级期刊的研究结论又可以做为你研究的新理论。
因此,即使研一阶段根本看不懂文献中任何的数据分析、模型构建过程,也可以大量阅读文献的综述、假设和结论部分,并做好相关笔记,这些都是你未来论文中理论支撑的重要来源。
提前了解所需学习的课程与技能
43
以经管类为例,不同方向研究所需的技能、方法差别还是很大的,比如:
市场营销类:可能常用到的就是问卷分析法,这就要求学生在熟知各种消费者理论的基础上,编制合理有效的问卷,并能够用stata等统计分析软件对获取到的一手数据进行诸如信度、效度、回归等基础分析。
人力资源类:可能除了常用的管理学知识,还需要更多的心理学知识与模型作为理论基础,而对于数据分析的要求可能就相对低一点。
财会金融类:除了要对各种会计准则、金融市场知识非常熟悉外,还需要学会从诸如国家各种计量网站、国泰安、锐思等数据库中扒取大量二手数据的方法,并通过stata进行实证会计研究。
03
如何去更好的读论文
YINGJIABAOYAN
在开始阅读论文之前,留意一下作者和他们所属的机构。有一些机构(例如德克萨斯大学)有着很好的科研声誉,但也有一些机构看似正规,其实是有导向性的。发表论文的刊物也要多加留意,小心那些来自可疑期刊,或者来自像NaturalNews那类网站的文章——这些媒介看上去像是同行评议的科学期刊,实则不然。以下是给非科研人员的第一手研究论文阅读指南
别先读摘要,从导言部分入手
10
摘要是论文文首那简短精炼的第一段话。事实上,很多非科研人员在试图建立一种科学观点时,常常就只读一篇论文的摘要部分。(这是一种很糟糕的做法。别这样。)我总是最后才阅读摘要,因为那里包含了对整篇论文的简要概括,我担心无意之间被作者对结果的解读灌输了先入之见。
找出大问题
22
“大问题”不是指“这篇论文讲的是什么”,而是“这个领域正在设法解决什么问题”。这有助于你理解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记得仔细寻找证据分辨哪些文章是有导向性的。
以不超过5句话的篇幅总结背景
333
为了解决这一“大问题”,这一领域做过什么努力?之前的工作有什么局限?在作者看来,下一步需要做什么?你得先能够简洁地解释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才能够理解它。
找出具体问题
444
作者在他们的研究中究竟想回答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有多个,也可能只有一个。把它们写下来。如果是那种验证一个或者多个零假设的研究,把零假设辨别出来。
阅读方法部分
555
为每一个读的论文画出一个图表,或者思维导图。画出作者到底做了什么。里面要包含使你全面理解研究工作所需的所有细节。
阅读结果部分
666
写下一段或几段话,总结每个实验、每幅图解和每张表格的结果。先不要解读结果的意义,写下结果是什么就好。你往往会发现,结果被总结在图解和表格之中了,用心注意它们。你可能还需要查阅在线的补充信息才能发现部分结果。
想要发表论文但不知道怎么写,搞不清楚自己适合发表什么样的期刊以及想要老师指导撰写发表的同学,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老师微信进行咨询哦~
扫码添加老师了解更多详情
长按扫码领取论文写作发表资料包
还木有观点发布哦,快抢占第一把交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