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一场关于人文社会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大讨论在复旦举行。以“AI驱动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与范式变革”为主题,2025人文社会科学智能大会邀请400余名国内外政产学研各界领导和专家共聚复旦,共同探讨人工智能(AI)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融合,聚焦AI4SSH(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人文社会科学智能),推动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
大会发布由复旦大学牵头编写的国内首部《未来已来——人文社会科学智能发展蓝皮书》。这是复旦大学推动人工智能与人文社会科学深度融合的成果结晶,标志着人文社会科学智能发展的新起点,将吸引更多学者关注人工智能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新文科创新提速。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顾红亮,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致辞。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教授主持开幕式,校长助理吴力波教授介绍《蓝皮书》主要情况。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翁轶丛、科学技术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胡睦等上海市政府委办领导,以及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任小文等相关单位领导出席大会。大会由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复旦大学国家发展与智能治理综合实验室联合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上海创智学院承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联盟协办。
“文科做精”:53位学者历时一年打造,推动人工智能与人文社科深度融合
还木有观点发布哦,快抢占第一把交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