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氪
个人中心

【写作干货】文学写作的本质特征

2025.06.13 15:18:25

一、文学写作的本质特征

 

1、感性特征

指写的是一件件事、一个个人、一个个情节,通过具体的、个别的人、事、景、物、理来传达写作者的创意;

2、情感特征:

指写作者为所具有的写作材料里的具体的情感元素所感动了,所以他写出来再感动别人;

3、间接特征:

运用语言媒介(即一个个的方块字)来创造艺术形象,这些形象是在大脑中间接形成的,而不是像美术、舞蹈、影视等直观生成。

【这个特征是文学写作的优点,也是与其他艺术种类相区别的地方,是需要人通过一个个方块字来结合自己的思想、经历和知识等来重新想象,从而还原艺术形象。】

 

由此,将文学文体与理论文体和新闻文体进行比较,可以发现:

文学写作侧重于感染,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表达方式上多采用描述,结构模型属于波浪式。

 

那么,什么是波浪式结构模型?

在认识波浪式结构模型之前,先来了解一下文学文体的含义和特点。

 

二、文学文体的含义

文学文体,是人们通过创造一个凝聚着主观情志的感性的、个别的艺术形象,让读者从中获得情感的愉悦和共鸣的一种审美类文体。侧重于审美性和创造性。

从宏观方面来看,则需要研究文学文体的模型、文学语篇的模型、文学语言的模型

从微观方面来看,则可以解剖文学文体最小的结构“细胞”

例如:

。小说最小的结构单元是一个细节;

。诗歌最小的结构单元是一个意象;

。散文最小的结构单元是一个情境:

。戏剧文学最小的结构单元是一个场面;

。影视文学最小的结构单元是一个镜头

 

因此,一个细节、意象、情境、场面、镜头的发现、提炼、构思、表达就构成了文学创意写作的过程;系列的细节、意象、情境、场面、镜头根据不同的立意的连接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形态和类别。

 

一个个“系列”的连接就是“波浪式结构模型”的表现,它阐释了万千变化的文学现象,也是设计文学写作实用而有效的训练方案。

 

接下来,再用两个案例呈现:

案例1:长篇纪实《寻找黛莉》(赵瑜)

文中交叉并进着“历史的信件→今天的寻找→历史的信件一今天的寻找……”,以两条线索交叉推进一个真实故事的叙述,它们分别是:

1.巴金在70多年前曾给一个山西少女黛莉写了“这7封信的内容和巴金当时的心7封信,态”

2.“今天收藏这7封信、寻找70多年前写信给巴金的黛莉的经过

这两条线索的艺术变化交替扭结,构成了全书的阅读悬念和阅读动力。

 

案例2:长篇虚构类作品《暗算》(麦家)采用三段历史故事扣人心弦的变化构成出人意料的结局。这三段故事分别是:

1.20世纪50年代初:听风者,表达“为了党和国家的利益,可以牺牲个人名誉”;

2.20世纪60年代初:看风者,表达“为了党和国家的利益,可以牺牲爱情”

3.20世纪30年代处:捕风者,(在时间上又倒回去写)主人公父亲的故事,而实际上是寻找主人公在前面两段故事中表现出的思想的因果根源。

 

通过这一个个波澜起伏的故事,总体表现了“为了党和组织的利益可以牺牲生命。”这一意义。以上就是“波浪式结构模型”了,现在你是不是知道该怎么继续写下去了呢?

 

(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侵权联系删除)

文学写作的本质特征.pdf

下载附件
赛乐云AI 证书查询
取消 确认

同学~下载赛氪APP就可以进群咯~
先不聊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