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氪
个人中心

第二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概述

2016.02.19 17:39:50

第二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概述

 

第二届“凝聚民族力量”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展学子创新魅力  注产业发展动力  圆经济强国梦想

 大  赛  概  述




     

《经济》杂志社
目   录

一、    大赛背景    3
二、    大赛概述    4
三、    大赛目的    5
四、    大赛主题    6
五、    组织机构(拟)    6
六、    大赛组委会(拟)    8
七、    大赛内容    12
八、    大赛日程安排    17
九、    校园推广——“走进20所、互动100所、推广1000所”    17


一、    大赛背景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指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经济要适应“新常态”这一重要表述,引发各界的高度关注,新一代决策层以“新常态”定义当下的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并通过“新常态”透视中国宏观政策未来的选择,绝非“一时兴起”。
新常态下,各地加大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增强企业、产业对新常态的适应能力,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随着全面深化改革逐步从顶层设计进入实质推进,改革红利的进一步释放大大增强了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进一步打开,创新驱动引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围绕重点产业和经济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各地积极寻找对策,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经济体质增效升级。各地的实践表明,我国经济蕴藏着巨大的纵深发展空间。
据统计,2014年,我国共有47.76万大学生投资创业,比2013年增长33.3%。当代大学生接受着高等教育,学习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拥有智慧和创造力的一代,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市场消费的主流群体,也是新时代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创业的后备力量。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中13处谈及“创业”,并表示要继续简政放权,为创业提供便利,创新工场、车库咖啡、创客空间、天使会等一批新型创业服务机构蓬勃发展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形成新的创业浪潮。与此同时,国家推出创业引领计划,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新兴产业创业。
由此可见,大众创业具备了推行和发展的外部保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迎来了空前的机遇。


二、    大赛概述

为更好地响应国家号召,贯彻执行李克强总理在“新常态”的经济大背景下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讲话精神,有效搭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创新人才需求平台,帮助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缓解高校学生的创就业压力,经济日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指导,《经济》杂志社主办,并携手十大官方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环球时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经营报)、十大网络媒体(经济网、中国经济网、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腾讯网、中青在线、新浪网、中国网、网易)及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打造“因为有你”第二届“凝聚民族力量”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将与20所高校的学生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合作成立“因为有你”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中心,通过主题讲座、资金对接、专家指导、产品孵化、专场招聘、校长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从而搭建政府、高校、企业、媒体、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平台。大赛组委会将联合经济日报参编部、创周刊、《经济》杂志组建2015全国高校创业就业调研组,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百所知名高校,重点调研各高校学生创业就业现状及高校工作开展情况,最终将发布全国百所高校创就业开展情况白皮书。
同时,大赛还将开展“因为有你”人才储备计划,将携手百家企业提供应届大学毕业生实习及就业岗位,通过入驻专场招聘、人才交流会、知名企业校园宣讲、举办见习训练营等系列活动,搭建企业与学生双向对接渠道、为企业输送创新血液,从而实现推动“万人创业、百万人就业”梦想。
大赛还将同步举办“因为有你”创新创业风云人物50人评选活动,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程序和方式,让具有创新性、典型性、代表性的“创新创业风云人物”脱颖而出,进而形成全社会学创新、争创业的良好氛围,从而带动新常态形势下的经济腾飞,挖掘推动创新驱动企业发展战略的优秀人物和创业故事,点燃激励我们勇敢前行的创业正能量,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中国梦助力加油!

三、    大赛目的

• 形成政府引导、媒体搭台、高校带队、学生参与、企业、投融资机构、创新产业园区扶持、孵化的综合性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
• 携手百家民族精英企业,助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梦想;建立以“成就万人创业,百万人就业”为核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
• 激励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理念,真正推动“草根”大学生创业蔚然成风  
•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国家经济稳健发展。
• 宣扬校园消费文化,引领市场消费前沿

四、大赛主题

展学子创新魅力、注产业发展动力、圆经济强国梦想!

五、组织机构(拟)

指导单位:经济日报
主办单位:《经济》杂志社
承办单位: 中经互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润萱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北京拼图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万聚(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核能分会
           教育部—LUPA 开源软件实训管理中心
           北京创宇兄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中国青年报社
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发展中心
中医药初级保健基金会中医药文化宣传基金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合作发展促进会
中国创新经营研究院
中国创新经营联盟
中国经济创新发展联盟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创业总部基地:中国教育电视台高校创意总部       
              天津市武清区下朱庄科技创新社区
水上拓展训练基地:北京舟游国际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学术支持单位:
【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
【学术机构】中国创新经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大学生创业就业研究院、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新生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法治研究中心                  

媒体支持单位:
【报纸】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新华每日电讯、环球时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经营报、企业观察报、经济观察报、中国企业报、21世纪报、京华时报
【网站】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中国网、经济网、法制网、正义网、中国法学创新网、中国普法网、搜狐网、腾讯网、中青在线、网易网
【电视台】CCTV 2、CCTV 7、CCTV 9、CETV 1

六、    大赛组委会

组委会名誉主任:
方  新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
林跃然    经济日报副总编辑、中国经济传媒集团总裁
张  坤    中国青年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
温亚震    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职业经理人研究
          中心主任
郭振英    国务院研究室原局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常务理事
孟繁森    科技部企事业办公室原副主任、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副理事长
刘晓春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
陈志强   《经济》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组委会主任:
陈  颖   《经济》杂志社副社长
组委会副主任: 
王  琤   《经济》杂志社副总经理
王  磊   《经济》杂志社社长助理
组委会秘书长: 
谭  勇   《经济》杂志社中国创新经营研究院院长、“因为有你”全
           国大学生创意大赛总策划、运营总指导(兼)
组委会副秘书长:
刘  璐   《经济》杂志社战略发展与对外合作中心外联部主任
组委会秘书处:
外联部:秦婉欣、施彦斐
策划部:陈耀鲁、郭腾龙
品宣部:尹  闯、赵卉寒
新媒体技术部:魏少疆、赵明轩
招商合作部:荣海涛、张  健
新闻记者部:张军红、陈  晨
校园推广部:陈  波、吴  昊
综合办公室:白  阳、梁  静
大赛顾问团、创业梦想导师(按姓氏笔画排名):
丁  巍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人口卫生体育室主任
王忠明    中国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
          会常务副会长
王  玮    中关村海淀创业园副主任
王卫东    燕京理工学院国际商学院院长
王洪林  北京国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北京高新技术知识产权
          研究所副所长
方  伟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处长
尹玉强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冯  飞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司长
付晓明    中关村海淀园科技发展处处长
任占忠    中关村腾飞大学生创就业研究会会长、原北京高校毕业生就
          业指导中心原主任
边振岳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光华大学生发展基金董事长兼秘长
刘延云    千喜鹤集团董事长、全国政协十一、十二届委员、全国工商
          联合会常委
刘奇洪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专职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李  利    北京市东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李爱君    中国政法大学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法治研究中心主任、中
          国法学会银行法学会副秘书长
李明灿    北京泉州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工商联石材业商会副
          秘书长、北京闽南文化创意产业商会执行会长、亚洲国际
          电影学院监事会主席
严  琦    重庆陶然居集团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
          全国妇代会执委、全国工商联执委、民建中央委员
林跃然  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中国经济传媒集团总经理 
张 坤  中国青年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
张车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
张德强    《经济》杂志社副社长
张维新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合作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世界中小企业
          联合会轮值主席
张建华    教育部LUPA 开源软件实训管理中心主任、人社部开源软件
          开发与应用能力测评中心副主任、科技部国家Linux 技术培
          训与推广中心副主任、中国开源软件(OSS) 推进联盟副主
          席
孟繁森    科技部企事业办公室原副主任、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副理事长
金元浦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教
          授、博士生导师
徐 昕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司法高等研究所主任 
郭振英    国务院研究室原局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常务理事
章  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科教文卫委员会巡视员
温亚震    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职业经理人研究
          中心主任、全国职业经理人考试测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
          长、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职业经理国家标准起草组组长
景朝阳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执行总监、区域合作与开放研究所
          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社会组织政策研究中心
          主任、研究员
解廷民    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
          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理事、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
          副会长
潘  漫    江苏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魏际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中国物流学会
          副会长、北京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北京物资学院兼职教授、
          燕京理工学院特聘教授组委会主任
魏彦彤  河北省冀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七、    大赛内容

1、十大赛事

【原创微电影创意征集赛】
•征集内容:校园生活故事或社会百科
•征集要求:立意新颖、主题鲜明、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
【智慧城市-城市安全管理预案创意征集赛】
•征集形式:设计文案、视频(可同步参选原创微电影创意征集赛)
【科学技术创新创意赛】
•参赛内容:创新类科技产品
•参赛形式:设计或技术文案、科技产品或雏形
【互联网金融创新设计赛】
•征集内容:与互联网金融相关联的文案设计及运营设计
•征集形式:运营文案、模拟运营网站
【世界能源青年领导力创意大赛】
•征集内容:能源相关类创意、能源知识普及。
•征集形式:环保策划文案、创意产品或雏形、能源知识、宣传文案等
【全国高校法学新锐争霸赛】
•参赛内容:针对创新时代新的商业思路、商业模式,所出现的法律问题及维权事件进行法律知识普及和竞技评比
•参赛形式:现场真人秀
【农业与食品安全创新设计赛】
•征集内容:农业生产规划、食品安全生产规划、食品设计或包装
•征集形式:设计文案、影视频制作(可同步参选原创微电影创意征集赛)
【民族健康产业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赛】
•征集内容:与健康产业相关的产品创意
•征集形式:图文设计、高清视频;进入复赛后,需提交产品的实物或模型
•征集要求:符合本届大赛的主题和范围、充分考虑市场价值和可实现性;作品具备前瞻概念性,一定程度上把握产品未来的趋势。
【传统文化创意设计赛】
•征集内容:传统文化宣传推广、文化遗产推广及保护
•征集形式:传统文化包装设计或宣传文案、文化遗产推广及保护文案、传统文化影视频制作(可同步参选原创微电影创意征集赛) 
•征集要求:立意新颖、主题鲜明,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
【美丽人生创意设计赛】
•征集内容:个人美容装扮或美容创意设计、美容小技巧展现
•征集形式:美容装扮创新设计文案或效果图文、装扮视频(可同步参选原创微电影创意征集赛)

2、报名条件及方式
报名条件:(1)遵守大赛组织委员会制定的大赛准则;
          (2)身心健康,能够完成大赛组织委员会安排的各项赛事活动。
报名方式:(1)凡符合全国大学生创意大赛条件的选手,请编辑信息“姓名+学校+专业+联系电话”并发送至 chuangyidasai@jingji.com.cn或编辑“姓名+学校+专业+联系电话”至微信公众号 chuangyidasai;
          (2)个人及团队报名需提交参赛人员身份证复印件一份,2
              寸免冠彩色照片4张以及团队成员与分工介绍资料,并
              邮寄至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
              东街2号经济日报社2号楼4楼。组委会联系方式:
              010-58393763/58393753)。
3、大赛评审标准:
      (1)创新可行性(创新理论认证)
      (2)创新独特性(创新的内容和独特性)
      (3)创新可操行(具有可实施的基础与条件)
      (4)创新价值(创新能带来的价值)
4、大赛评审规则:
      (1)本次大赛在 “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下,由专家、媒体及企业家组成评审团进行评审(决赛及总决赛);
      (2)本次大赛以现场打分、综合评定的原则进行评审;
      (3)大赛由所在地区公证处全程监督评选并确认评选结果。
5、奖项设定:
   “因为有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最佳创意奖10名(各赛系1名)
“因为有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0名(各赛系1名)
“因为有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20名(各赛系2名)
“因为有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30名(各赛系3名)
“因为有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创意奖100名,颁发证书
同时,获奖者可参加后期由大赛组委会组织的创新选手和创新企业见面交流会及创新产品认购会。

6、媒体矩阵宣传报道
•新闻报道:在《经济》杂志及官方微博微信、大赛官网及官方微信、十大官方媒体、十大网络媒体全年同期宣传报道大赛的关联内容。
•拍摄大赛宣传片:大赛将拍摄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宣传片,宣传片将透过中央级媒体平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向全国受众群体展现。
•录制互动真人秀节目:根据参赛选手数量、参选作品的内容及赛事情节,在CCTV2、CCTV7、CCTV9、CETV同步录制真人互动秀节目并播放。届时,大赛顾问团成员、企业代表将在节目现场与创业团队进行思维碰撞、互动交流,并选拔中意的创业项目进行深度探讨及合作。
•地铁一号线宣传:在北京地铁一号线导线指引媒体中推送大赛广告及相关信息,提升大赛社会知名度,扩大宣传广度。
•广告宣传:在中央级媒体《经济》杂志刊登大赛广告,同时,借助大赛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报刊上轮流刊发广告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大赛宣传的高度、广度、深度。
•联合高校媒体圈:为了扩大本届大赛在创业群体中的影响力,将在全国1000所高校的校媒网和各大高校BBS论坛进行广告投放、作品征集,并对本届大赛的关联信息进行大面积集中推送,从而达到建立与创业团队沟通渠道,激发创业团队参与热情的目的。
•联动知名门户网站:大赛还将在各大知名门户网站(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经济网、中国网、中青在线、校媒网、腾讯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等网络媒体及经济网战略合作媒体)上推送关于本届大赛的关联报道。

7、版权声明:
参赛作品版权归原著作者或团队所有,大赛组委会对参赛作品有展览、宣传、及优先购买的权力。凡参加本次大赛的选手或团队,视为已确认并将遵守本次大赛的各项规定。

八、    大赛日程安排

•大赛第二届启动仪式(2015年04月10日)
•大赛招商(2015年04月1日 —09月30日)
•1000 所大学推广、100所高校互动及创意征募
(2015年05月—2015年12月)
•整体综合推广(2015年04月—2016年01月)
•20所大学巡讲(2015年09月—2015年12月)
•CETV真人互动节目(2015年11月—2016年01)
•大赛颁奖典礼(2016年01月)

九、    校园推广——“走进20所、互动100所、推广1000所”
第二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概述
 
 •成立“因为有你”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大赛首批将联合全国20所高校的创业就业服务中心,成立“因为有你”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通过主题讲座、资金对接、专家指导、产品孵化、专场招聘、校长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就万人创业、百万人就业梦想。
  • 创新创业人才交流会:大赛后期,面向全国1000所以上高校,举办创新企业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交流会。把大赛沉淀出的优秀创新创业选手、团队,以交流会的形式与创新企业进行见面交流,进行定向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帮助有志青年实现创新创业梦。 
• 校园巡讲:将在全国20所高校(以北京高校为主,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等)进行巡讲,并在指定校园内设立路演宣传展位(时间为上午9:00—下午6;00,持续一周),由相关人员负责宣传讲解创新创业相关内容。同时,大赛将在指定的高校礼堂或报告厅,邀请相关政府代表、专家学者、校方代表、创新企业代表对创新创业进行励志巡讲。
• 问卷调查:在全国100所高校发放至少50000份调查问卷,针对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想法、需求、认知度等各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充分了解创业团队的需求。
• 校园线下互动:联系全国100所以上高校的社团及学生会,配合大赛的宣传和预热报名工作,并在全国100所以上高校对创新创业相关内容进行深度的互动和广泛的宣传。
• 2015全国高校创业就业调研组:大赛携手经济日报参编部、创周刊、《经济》杂志,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百所知名高校,重点调研各高校学生创业就业现状及高校工作开展情况,最终将根据调研情况发布全国百所高校创就业开展情况白皮书。
• 高校网络宣传:通过官方教育媒体网站、中国教育在线、中青在线、高校媒体联盟、理财范、师兄帮帮忙、各大高校论坛BBS、校内、微博、微信平台、QQ群等方式对大赛相关联的创新创业信息进行集中推送,宣扬创新文化,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范围覆盖全国1000所以上高校。

赛乐云AI 证书查询
取消 确认

同学~下载赛氪APP就可以进群咯~
先不聊 去下载